报废汽车回收管理的总体思路应当是,坚持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能、减排、降碳和质量标准,坚持便民导向,降低管理成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障国家资源和生态。
一是关于企业资质的问题。虽然取消行政审批的呼声此起彼伏,因为《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出台时,中国民用机动车保有量不足2000万辆;而现在每年的产销量在2300万辆左右,增加全国布点的要求不无道理。然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具有部分公益性,因而需要政府干预。本人2002年随国家经贸委报废汽车考察团到欧盟国家调研,发现各国并没有汽车报废回收拆解企业资质认定,德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经过几年淘汰后减少了一半。但从国情出发,应设定相关经营、环保条件,更多地让市场决定优胜劣汰;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越地界的回收业务,鼓励企业开展“互联网+”回收活动,发展逆向物流。
二是布局问题。应按照地区汽车保有量测算报废量,制定规划,科学布局,以确保既能满足回收拆解的需要,又能避免在企业资质解禁后陷入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和恶性竞争。回收拆解企业数量与“从业资格”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正规回收渠道”不能与时俱进扩容升级,必然导致报废汽车流入黑市,甚至拼装、修理后重新上路。“吃不饱”、“吃不好”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以回收企业数量来控制,更不能以计划经济思维指导 “布局”,“以排他方式让现有企业都有口饭吃”,而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新的资本、技术和经营理念不断融入行业,促进行业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