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在1644年改建的罗马卡比多广场,体现了一部分严谨的视觉构成关系。它从中轴线看过去,广场中心的马可·奥兰科斯雕塑开始是以北面建筑的人口为背景的,直到观赏雕塑达到27度角度时视整体关系十分完整。当转入观赏雕塑自身时,突破了27度角时,背景已变为从属位置。
景观雕塑的观赏的视觉要求主要通过水平视野与垂直视角关系变化还加以调整。
景观雕塑的基座设计与景观雕塑一样重要,因为基座是雕塑与环节。基座设计既与地面环境发生连接,又与景观雕塑本身发生联系。一个好的基座设计可增添景观雕塑的表现效果,也可以使景观雕塑与地面环境和周围环境产生协调因素。
基座设计有四种基本类:碑式、座式、台式和平式。
座式
这是指景观雕塑本身在与基座的高度比例基本采用与1:1的相近关系。这种比例是景观雕塑古典时期主要样式之一。这种比例能使景观雕塑艺术形象表现得充分、得体。
座式基座过去多用古典式样。中国古典的基座采用须弥座,各部的比例以及构成非常严密和庄重。中国农业展览馆前广场雕塑群基座彩简化的古典须弥座,但这种基座形式在现代景观雕塑基座中应用越来越少。武汉东湖的屈原纪念碑的基座设计采用了比较简洁的构图手法,形似宝瓶并在基座中央设计一个云纹浮雕,含蓄地表现了屈原的“天问”意境。
景观雕塑的照明设计采用前侧光。前侧光的方位一般应大于50度角,小于60度角为适宜。
景观雕塑照明设计应避免几种情况:
1、避免强俯仰光,包括正上光与正下光,特别是同是有几乎等强照度的正上正下的强光,这种强光不仅破坏形象而且还可能造成恐怖感。
2、避免顺光,这也是一种正光,它会使雕塑损失立体感。
3、避免正侧光,它导致“阴阳脸”的不良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