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互联网的本质作用是克服了物理空间对信息传递的制约。互联网对能源管理的价值,本质上与这个技术特点有关。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按照全新的方式管控能源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想详细了解能源管理系统开发可以联系我微电:13828808271。
众所周知,工业互联网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发现,目前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瓶颈往往不是技术,而是价值。所以,从价值角度着眼才能洞悉技术发展的规律。
例如,设备远程监控,是一种典型的应用方式。其技术原理非常简单,在油田和风力发电等能源生产的领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这些场景的特点是:设备往往分布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工业互联网能够帮助工作人员离开工作现场,从而使得劳动环境和生活质量大大改善。社会和经济效益都是显著的。但是,把同样的做法用在城市附近的小厂,经济性上就不一定合适了。由此可知,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成功应用,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场景。
钢铁、化工等占地面积广阔的流程型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的机会较多。
例如,在石油化工、煤化工、钢铁冶金等行业中,就有很多案例。在这些行业中,有些设备需要常规性徒步巡视,人的工作量很大。巡视不到位时,还可能影响设备管理的效果、带来隐患。通过远程监控,可以减少人的工作量、进而提高人的劳动效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提高生产的性。这样一来,价值就容易体现了。
设备远程监控是一种简单的应用,但能够给带来数据。一旦有了数据,很多“附加值”就可以体现出来。这个时候,对技术的要求也就会开始提升。例如,提升“附加值”的一种自然发展方式,是提升监控的技术含量,把以人为主的远程监控转化为计算机的智能监控,可以提高监控的质量、效率和响应速度。众所周知,设备是生产稳定的基础。在设备稳定的基础上,又可以进步推动设备操作的少人化、智能化,还可以让设备发挥保持在的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当然,上述理论的实践也要找到合适的场景。殷瑞钰院士经常强调:钢铁生产是个耗散过程。未来钢铁智能化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减少不必要的能量耗散,促进绿色化。所以,优化企业的能源管理往往就是经济性很好的场景。
我们知道:能源过度耗散的主要原因是各个生产环节的协同性比较差。协同性差会导致能源消耗增大,也会降低生产效率。在钢铁企业中,主要生产环节几乎都涉及到能源的生产或者使用。与能源相关的设备众多,并且分布在广阔的物理空间上,协同的困难很大。
然而,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我们不仅可以实时地得到各个生产环节信息,还可以用模型化的手段实现自动寻优。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瞬间给出优化建议。这样可以把过去依靠人的管理,变成人机结合的决策。在条件成熟之后,还可以变成自动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