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工程中种植土及回填土之间有何要求与区别
1、概念不同。
种植土是理化性能好,结构du疏松、通气,保水、保肥zhi能力强,适宜于园林植dao物生长的土壤。回填土,指的是工程施工中,完成基础等地面以下工程后,再返还填实的土。
2、要求不同。
种植土的要求是矿物质45%、有机质5%、空气20%、水30%。土壤团粒为1~5mm。要求土壤酸碱适中,排水良好,疏松肥沃,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且害物质。土壤改良需因地制宜。回填土的要求一般是在5m以内的取相同或相似外观的土壤填盖施工。
3、所属领域及用途不同。
种植土属园林植物领域术语,其用途主要是为植物提供适当的肥料以及合适的保水、通气功能。回填土属工程施工领域的术语,其用途主要是为了回复原貌以及满足整洁和美观度的要求。
对绿化种植工程而言,通常土方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1.原地形标高、土壤质量,均符合设计和园林植物生长要求,不需另外增加土方费用。
2.原地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不需进土或出土,但土壤质量太差,需就地深埋垃圾土,作深翻土处理。
3.原地形标高太低,需场外进种植土方。
4.原地形标高太高(或基本和设计标高一致,但不符合种植土要求),需垃圾土外运,再进种植土方。
5.原地形土方量不需进土或出土,但依据设计标高、地形要求需重新堆置地形。 施工单位应根据以上情况分析,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种植土方施工方案。土方施工方案的确定,事先应征求设计方、投资方主管人员的意见,并办理相应的文字记录,作为绿化种植工程土方费用计算的依据。
2.改良土壤的具体形式 2.1保护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 1)注意土壤深翻。在苗木定植前,一定要深翻土壤,先用锄头深翻30厘米,这样土壤不仅透气透水,而且有利于根系深扎。 2)注意增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不足,常造成土壤板结,透气性不良。因此,增施有机肥是提高土壤透气性,改变土壤性状的一项重要措施,可视种苗木量每亩基施鸡粪15—25方,若施用秸秆粪、稻壳粪则改土效果更好,施秸秆或稻壳粪时每亩施用量可增至35—40方。 3)改变栽培方式。改变栽培方式也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如起垄栽培因浇水在垄沟内进行,所以垄面透气性好,且增温明显。而沟栽的苗木根部土壤常会被水浇实,透气性变差,容易造成沤根。因而在苗木栽培中,我们要提倡起垄栽培。有条件的采用滴灌浇水,效果更好。 2.2增强土壤的疏松性 在栽苗木时使用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其次,如果是已经栽种好的苗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人工疏松土壤,就跟锄地一个意思;2、施用有机肥,是自己配制的腐熟好的饼肥、畜肥、腐叶肥等。3、适当施用土壤疏松剂,宁少勿多,不可过量。 2.3引入有益的土壤小动物,如蚯蚓、蜣螂等。 利用蚯蚓综合生物技术,对盐碱地土壤进行改良与修复,为盐碱地种植区及相关区域探索出一条以蚯蚓为链条的生态循环园林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发展、示范,将改善盐碱土壤的肥力与结构,缓解土地盐碱化压力。 2.4改善土壤粘性重易板结的因素 土质粘性过重,易板结,多见未完全风化石块,不利于透水透气,更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不宜直接作为绿化土壤使用。如果要用于种植必须进行土壤改良。 建议:一方面是添加菇肥,平均厚度10厘米以上,与上层土均匀混合,既可改善其物理性质,也可填加肥力;另一方面是,适当增大乔、灌木的洞穴开挖尺寸,要大于原规定的尺寸20%至30%左右,然后用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配15%至20%的菇肥均匀混合后回填种植。同时,再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常见的相对经济又有效的基肥是泥炭土。
土壤改良方案的选择:土壤透气排水能力越强其保水保肥能力越弱,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越强其透气排水能力越弱。在改良土壤方案的选择前需要对土壤类型加以区分,并根据互补与平衡的原则选择改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