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城市绿化用土资源越来越显得紧缺,因此,对于有限的绿化用土资源要充分利用。 1、从源头上控制质量 ①原有土壤土层质量控制。工程进场前期,业主应会同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对原有土壤进行现场踏勘,分析存在问题,共同研究讨论,制定相应的种植土施工方案,形成书面材料督促施工单位实施,从根本上把好种植土质量关。对于那些可以利用的表土,整理地形时要集中堆放,作为绿化种植用土。 ②外购种植土的质量控制。土方工程开工前期,业主应会同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对外购土源进行现场踏勘、分析土质情况、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种植土施工方案和土壤改良方案,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实施,对不合格的土源必须拒绝采用,严格把好外购种植土的质量。
绿化种植土厚度的注意事项:
(一)城市公共绿地,特别是城市中心地区新建公共绿地,总体上要以乔木为骨干多层次进行配置,尽可能在单位面积内增加绿量,局部可设置适当的开敞空间。乔灌木在绿地中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在70%其余为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在规划绿地设置的城市绿化广场,绿地应在6O%以上,其中乔灌木种植比例应符合公共绿地的指标要求。铺装场地也要从本市气候条件和游憩功能的实际需要出发,形成部分林荫覆盖的空间,种植遮荫乔木,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其正常生长。对于目前只有大面积铺装和纯草坪的广场,要采取措施,从调整规划设计入手加以改造,补种大树。
对绿化种植工程而言,通常土方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1.原地形标高、土壤质量,均符合设计和园林植物生长要求,不需另外增加土方费用。
2.原地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不需进土或出土,但土壤质量太差,需就地深埋垃圾土,作深翻土处理。
3.原地形标高太低,需场外进种植土方。
4.原地形标高太高(或基本和设计标高一致,但不符合种植土要求),需垃圾土外运,再进种植土方。
5.原地形土方量不需进土或出土,但依据设计标高、地形要求需重新堆置地形。 施工单位应根据以上情况分析,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种植土方施工方案。土方施工方案的确定,事先应征求设计方、投资方主管人员的意见,并办理相应的文字记录,作为绿化种植工程土方费用计算的依据。
3.化肥
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引起土壤污染。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过量地使用硝态氮肥,会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的输送,使其患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4.农药
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如果使用得当,可保证作物的增产,但它是一类危害性很大的土壤污染物,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粉剂、水剂、乳液等),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左右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如拌种剂、地下害虫熏蒸剂和杀虫剂等)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此外,农药在杀虫、防病的同时,也使有益于农业的微生物、昆虫、鸟类遭到伤害,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农作物遭受间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