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口废杂铜主要来自美、日、德、俄,其中美国高居榜首,而美国对废杂铜的管理又有严格的规定。以美国的分类标准作为典型加以介绍。
美国通常把含Cu量大于99%的铜材叫做1号铜,1号铜可以直接重熔和使用,不要求进一步加工;把铜含量为94.5%的铜叫2号铜,这种废杂铜在以金属铜的形态使用之前,通常一定要重熔。其它常见的分类等级还包括加铅黄铜、黄铜与低锌黄铜、弹壳黄铜、汽车散热片、高铜黄铜(红色黄铜),以及应用十分广泛的高速切削黄铜,其车屑直接再生,以同成分合金的形式用于重新加工黄铜产品。对制造厂家而言,其主要优点就是大幅度降低净金属消耗的成本。废杂铜也用于生产铜的化学制品,但不易获得定量数据。
含铜废碎料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紫铜、黄铜、青铜、白铜的废杂料,其中,紫杂铜的废碎料多,如废旧电缆、铜管、紫铜管、棒、板、块、带等。按其可回收加工的便利程度,可以分为5种类型。
第1类:
(a)紫铜管、棒、板、块、带,表面干净,无油泥和其他黏附、夹杂;
(b)各种裸铜线、短线和其他纯铜废料。
第2类:
(a)如类铜废料中混有纸屑、各种绝缘材料、少量油泥、锈垢、杂物,但其总质量不大于1%;
(b)直径0.3mm以上的漆包线无污物和杂物。
第3类:各种报废的纯铜或有薄镀锌层的纯铜电器开关、零部件。
第4类:
(a)直径0.1~0.3mm的漆包线;
(c)有油泥或少量其他夹杂的漆包线;
(c)干净、发脆的火烧线。
第5类:各种纯铜水箱、蒸发器、热交换器具,但其内部不得有充填物,只允许有少量自然形成的水垢。
此外,废铜中的生铜和氧化铜的密度也有一定的差异。生铜的密度为8.92克/立方厘米,而氧化铜的密度为5.85克/立方厘米。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废铜样品的密度来初步判断其中的生铜和氧化铜。
再次,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区分生铜和氧化铜。生铜和氧化铜的化学组成不同,可以通过一些化学试剂的作用来进行区分。例如,可以使用还原剂对废铜样品进行处理,还原氧化铜中的氧元素,如果发生明显的还原反应,则可以判断其中含有氧化铜。
后,也可以通过物理性质进行区分。例如,生铜的熔点为1083℃,而氧化铜的熔点为1195℃,因此可以通过升温至不同温度,观察材料是否发生融化来区分生铜和氧化铜。
废铜回收时可以通过外观观察、化学反应、密度测量、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质等多种方法来区分生铜和氧化铜。当然,为了确定准确,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判断。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合的方法来进行准确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