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伟,男,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儿科副主任,儿科呼吸与病区主任与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科疾病与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预防医学会陕西省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儿童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基层卫生分会常委、陕西省儿童协作组副组长、陕西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儿童保健学会常委,西北儿童协作组委员,陕西省变态反应学会委员,西安市儿科学会常委,陕西省医学科普专家库成员,《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编委,陕西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从事小儿呼吸专业2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研究、儿童心理行为研究、儿童管理与儿童保健。
婴幼儿的诊断比儿童更为复杂,疾病发展趋势更多样。大约25~30﹪的婴儿发生过至少一次喘息,而到3岁之前,发生过喘息的比例则大约为40﹪,喘息发病率增长快、发生率、就医率,住院率比其他年龄阶段的儿童高3倍,且无方法,而且病情反复加重,经常患儿家长对效果提出质疑。反复喘息并非,但与又有密切的关系。
在儿童发病中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而环境和社会因素也参与其中,所以儿童发病是多因素造成的,被称为“综合症”更准确。既然是综合症,那么其表现多种多样,即不同“表型”,每个因素影响下呈现出不同,如起病早晚、或严重程度、或过敏原触发、病毒触发、或气道阻塞性明显,或一氧化氮明显增高,既然表型有如此巨大的不同,那么对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强调儿童个体化的十分必要。
整理孩子患病就诊的过程和以往就诊的资料
患儿由于疾病反复发作,通常都有长期就诊的过程,家长需要仔细回忆和疏理,详细的病史对医生分析病情十分重要。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长期咳嗽的患儿来就诊,仔细询问病史并非长期咳嗽,只是几次短期的疾病或不当引起疾病迁延。以往就诊的病历、血液检查和胸部X片等资料对于医生分析疾病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对喘息症状的判定上,家长和医生的判定还是相差很大的,有时候家长认为的喘息并非真正的喘息,这就需要看以往就诊病历上的记录,以往的胸部X片或CT对于慢性咳嗽的鉴别也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