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航道浮标主要由浮体、桅杆、锚系和配重等部分组成。
浮体:浮标的主体部分,通常采用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制成,以确保浮标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桅杆:用于搭载太阳能板、气象类传感器和通讯终端等设备,实现浮标的自动化观测和数据传输。
锚系:用于将浮标固定在水底,防止其漂移或倾覆。
配重:用于调整浮标的重心和稳定性。
内河浮标
内河浮标包括鼓形浮标、三角形浮标、棒形浮标等,主要用于江、河水域,帮助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示碍航物与表示警告的人工标志。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洋航道浮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未来,海洋航道浮标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自动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引入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提高浮标的观测精度和数据传输效率。同时,也将加强浮标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设计,以适应更恶劣的海洋环境。
海上航标和内河航标两类。①海上航标。②内河航标。用于江、河水域。用于标示航道围和航线的,有过河标、接岸标、导标、过河导标、尾导标、桥涵标;用于标示障碍物的,有三角浮标、浮鼓、灯船、左右通航浮标、棒形浮标等;用于指示航道深度、架空与水下管线、预报和指引水域情况。